邮箱登录

老龄事业

以嵌入式服务满足老人家门口养老需求
发布时间:2024-12-03 16:03:24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16d0393007d943cfbaab831abadcbc10_b_B_BASIC.jpg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南郊村的老年人在该村老年餐桌用餐。 阮丰植   摄

作为山东省威海市的中心城区,环翠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23.95%,居家社区养老仍然是当前老年人的主流养老方式。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安享幸福晚年,环翠区大力探索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拓展服务,推动嵌入式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完善设施优化供给

目前,在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短期托养、医疗保健等服务均可提供,楼下就是社区食堂,营养又实惠的饭菜让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有了着落……近年来,环翠区着力在社区发展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已累计建成养老机构26家、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9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15处、农村幸福院15处、社区食堂33处、农村老年餐桌44处,织就了一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保障网。

针对社区居家养老场地不足的难题,环翠区完善了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机制,出台了《环翠区新建城镇居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管理办法》,目前已有16个新建小区全部配建了100平方米—500平方米不等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方便后续开展为老服务活动。

市场化运营是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翠区养老机构、社区食堂全部采取民办民营或公办民营的方式,社会化运营率达100%。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设施逐步委托专业机构运营,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为持续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环翠区引进优质品牌养老机构,扩展养老产业规模,强化示范引领,推动环翠区养老机构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新发展阶段。

构建社区养老服务圈

环翠区对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实现紧急呼救、异常报警、健康监测等“一键直达”,让老年人的家居环境更适合养老。同时,在全市率先开启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探索把养老院护理型床位“搬”到老人家里。截至目前,已为328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建设了家庭养老床位,让老年人更安心、家人更放心。

同时,环翠区还组建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05个,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80.4%,老年人付费签约率达93.2%,累计开展医疗服务12.2万余人次。“现在,在家就能量血压、测血糖,哪里不舒服一个电话就有医生上门,太方便了!”不少老年人纷纷感慨。

以构建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为目标,环翠区试点打造了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线上,引进国内领先的综合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线下,各综合体集日间照料、社区食堂、养老驿站、家庭养老床位照护、居家养老等功能于一体,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洁等多样化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服务10万余次。

一座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让独居老年人实现了居家养老的心愿。营养套餐准时配送上门、家庭医生定期巡诊到家,足不出户即可体验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紧急救助等200多项养老服务。这就是环翠区依托6012349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一部热线电话、一个指挥平台、一批加盟企业、一套管理机制有机结合的方式,链接社区内各类服务机构3262家,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专业化、标准化的养老服务。

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

如何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此,环翠区组织开展了“爱的供‘氧’——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活动,安排专业护理员为有需求的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无偿提供一周的照护服务,让家属能够“喘口气”“歇歇脚”,该活动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有效缓解了家庭养老压力。

同时,环翠区还依托养老机构为失智老人提供专业照料服务,目前已有13家养老机构设置了认知症照护专区,并配备照护床位150张,为失智老人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照护服务。

环翠区全区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置了“国医堂”,开展4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大力开展养生艾灸免费体验活动,服务4.5万人次。依托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开展艾灸机器人项目,提供艾灸康养服务1000余人次,更好地满足了社区老年人对中医诊疗保健的需求。

近年来,在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工作中,环翠区不断取得新成效,2022年,获评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2023年,获评全省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地区。下一步,环翠区将出更多硬招、实招、好招,推动“老有所养”迈向“老有善养”,让服务可感可及,惠及更多老年人。

责任编辑 : 逯晓艳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