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12月25日,老龄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研讨会——第三届江源论坛暨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建院仪式在复旦大学举办,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将依托以彭希哲教授为代表的复旦大学老龄研究团队,整合学校人文社科和公共卫生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理工医科相关力量,拓展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研究资源,在承接国家战略任务的同时,构建融合创新合作平台,为复旦人文社科发展注入新动能,努力形成中国老龄科学研究和产业实践的“国家队”。据悉,这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家老龄研究实体机构。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在视频讲话中,对复旦大学推动成立老龄研究院表示肯定。何维指出这充分显示了复旦大学对标时代需要,服务国家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责任担当与作为,对加强我国老龄科学研究、推进高层次老龄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示范引导意义。期待老龄研究院聚焦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理论、公共政策、创新模式、社会治理、国际经验等进行系统研究,担当起国家级老龄研究智库的使命和责任。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希望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系列战略问题和关键领域,加强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科学研究,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培育一批高质量研究人才;高效集聚学科力量,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跨学科团队和交叉学科平台,以融合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人口老龄化研究的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科学谋划、精准布局、集中发力,增强在决策咨询、人才培养、交叉学科培育、政产学研促进等方面的协同推进能力,为老龄社会治理贡献复旦力量。
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肯定了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复旦大学率先扛起老龄研究大旗的举措。并对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建议和期望:一是要牢牢把握研究方向,老龄科研工作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其中、贯穿始终;二是要紧紧围绕重大任务,以丰富的老龄政策、广阔的老龄事业、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老龄科研工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三是要高效做好成果转化,老龄科研既要进行深入的老龄基础理论研究,更要到广阔的老龄工作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情况、总结新经验、阐述新观点;四是要秉持求真务实作风,老龄科研工作研究者既要立足新时代、适应新形势、贯彻新理念、研究新任务,又要强化国际合作,深入研究各国在老龄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努力成为学贯中西的老龄科研工作者。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分别致辞,祝贺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成立。
九如城集团创始人、复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谈义良代表九如城集团向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襄助“复旦大学老龄研究发展基金”。
在学术研讨会上,南开大学教授原新、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左学金、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复旦大学教授郭秀艳、南京大学教授陈友华、复旦大学教授孙向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瑞君、河北大学教授王金营、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复旦大学教授胡湛等就我国老龄研究各个方面的前沿科研成果发表主旨演讲。
责任编辑 : 曹清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