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新闻
中国、日本和韩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是东亚地区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国家,都面临着健康照护压力、劳动力短缺与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性的挑战,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上有很多共性的做法。三国在智慧健康养老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实践和合作,为推动亚太地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刊登《中日韩智慧健康养老案例》,以飨老龄工作者学习、研究、借鉴。
北京市西城区智慧养老综合管理平台
西城区是特大城市核心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典型,多年来一直是北京市和国家养老服务改革和创新的试点地区,包括2014年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2017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2020年巡视探访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地区,是北京市家庭养老床位、数字化养老助餐、适老化改造、辅具租赁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西城区逐步构建起了以“全覆盖、常态化、智慧高效”为特色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其 中智慧养老综合管理平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推动了养老服务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一、案例概述
西城区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北京市首位。截至2024年底,全区常住人口109.5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33.7万,占比30.8%,分别高于全国、北京市8.8、7.3个百分点;65岁以上24.6万,占比22.5%。其中,80岁以上“老老年人”6.7万人,占老年人口比例为19.9%。
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西城区多年来一直将老龄工作作为“头号”民心工程,建立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每月调度,委办局和街道协同的区级老龄事业工作体系,构建了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了覆盖15个街道、263个社区和全体老年人及家庭,充满温情的普惠型、综合性为老服务网络,绘就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温暖画卷。
西城区的智慧养老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始于2019年北京市家庭养老床位试点。西城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地域空间紧张,发展机构养老不现实,也不符合居民需求。因此,社区居家养老一直是西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2017年西城区就出台了针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建立了以20多家养老照料中心和50多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主体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基于这些基础,西城区将家庭养老床位的定位确定为将“养老机构床位搬进家”的“类机构”定位,通过引入照护管理师这一养老职位实现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机构化升级,并紧密融合了家庭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养老技术的应用,使老年人家中的床位具备和机构一样的专业长期照护功能。
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除了配置物联网设备和业务管理系统以支持照护管理师业务和服务商管理外,还实现了申请、评估、服务运营管理、结算、政府监管等全流程信息化,实现了服务机构运营系统和政策监管系统的无缝对接,使政府管理和监管系统的数据实时、可追溯,区民政局和各街道可随时了解和掌握全区各街道的实时动态数据,提高了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及时性。
此后,西城区承担全市数字养老助餐、适老化改造、辅具租赁等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每项业务均建立了相应的业务和监管系统。2023年起,通过整合基本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养老助餐、巡视关爱、居家适老化改造、辅助器具租赁、异地康养、志愿服务管理八大专业服务平台,形成了全区统一的养老服务与管理综合平台。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全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形成了老年人口分布、服务资源分布、养老服务开展情况“三本账”及全区养老服务地图。在公众服务端,开发了各类业务小程序,统一接入“西城家园”门户,老年居民可通过身份证、老年卡、手机微信等多种方式实现养老助餐消费和服务预订,并与北京市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对接,极大地提高了服务的便利性。




二、创新模式
(一)实现了业务系统与管理平台的有机集成
西城区智慧养 老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关注点是业务系统的可用性。通过持续优化服务机构服务运营管理和政府监管业务功能,让服务机构愿意用,从而解决了以政府管理需求为核心的传统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模式的问题。同时,持续优化政府业务管理平台和政府管理用数据平台,让民政部门和街道工作人员愿意用,能支持其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类业务平台、各类服务的业务系统和管理平台的有机集成,实现了养老服务与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平台的可用性,使得整个养老服务运行高效率、低成本。
(二)探索了养老信息化建设的“分级集成、多层协同治理”模式
对养老服务和管理业务来说,各地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且处在动态发展中,服务机构实际经营和老年人使用中也会出现各种特殊问题,完全的国家级或省市级一体化很难适应区域的差异性,不具备现实性;但完全放任各地自由发展也会造成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需要兼顾二者的建设框架。西城区智慧养老综合管理平台在区级层面实现了各类业务的集成并与市级平台进行对接,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业务平台在支持具体业务的同时,抽取政府管理和公众服务所需的必要数据,同时向区级和市级平台报送,实现市区两级平台数据的实时同步和共享,形成了“分级集成、多层协同治理”系统建设模式。
三、应用效果
(一)提升了服务与管理效能
目前,西城区智慧养老综合管理平台已经是西城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满足各类养老服务的高效开展和政府补贴资金发放、审计的需求,还实现了服务管理的精细化、实时化和高效化,推动了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为数智养老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系统产生的丰富优质的数据,西城区正在加快智慧养老应用场景的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和养老垂类大模型的应用,加强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提高服务可及性、便利性,持续挖掘和开发数据资产,培育和打造相关产业。
(三)实现了西城模式的输出与推广
基于西城区的应用实践,平台的技术支持方已经将该平台推广应用到河北张家口、保定、邯郸,吉林延边,河南滑县,广东深圳等地,支持了当地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验证了技术和应用模式的有效性,实现了成果转化。
(四)获得多项荣誉和认可
在荣誉方面,西城区2020年被评为民政部居家养老服务优秀案例,2022年家庭养老床位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和2025年,西城区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智慧养老综合管理平台支撑的养老服务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 : 曹清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