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介绍
一、基本情况。板桥镇五保供养中心始建于1997年,建筑面积411㎡,宿舍15间,入住院民8人。在上级民政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多方争取整合项目资金,按照 “黔北民居”建筑风格分别于2007年、2010年对原敬老院进行了两次升级扩建,不断完善五保供养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中心现占地面积4095㎡,其中建筑面积1907㎡,绿化面积2188㎡。修建坐厕式标准二人间宿舍40间,有床位80个。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齐全,有厨房、餐厅、取暖室、常用药品室、办公室、院民活动室、图书室、康复室、凉亭、花园、室内室外健身器材、背投电视、卡拉OK等。我镇现有五保老人62人,入住五保供养中心32人,集中供养标准人均达到了每年6991元。中心现有工作人员3人,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序列,并为其购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解决了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促使他们更加安心、专注于敬老事业,稳定了管理人员队伍。
板桥镇五保供养中心于2009年10月被评为全省“十佳”敬老院称号;2010年10月荣获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称号;2010年11月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 2012年被评为二星级敬老院;2013年被评为汇川区敬老文明号。
二、主要做法。(一)强化服务管理,促进中心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完善制度,规范行为。中心设置了院务公开栏,实行岗位、财务、事务、建议、意见公示制度,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多项工作制度、工作职责、院规民约以及激励机制等。进一步规范了五保供养中心的管理,规范了院民及工作人员的行为。二是创新管理,积分发钱。中心把有劳动能力的院民组织起来,根据个人遵守院规、劳动情况以及互帮互助等方面实行民主评分,按照得分多少计发零花钱,这一措施充分调动了老人的积极性,发挥了个人特长,提高了大家遵守院规的自觉性,集聚了互帮互助的正能量。三是人情关怀,温暖院民。通过每月集中举行一次生日庆祝活动、在老人生病时院民和工作人员轮流精心照料,让老人们感到浓浓的家庭氛围和无微不至的人情关怀。四是创收养院,提高保障。中心依托板桥镇得天独厚的气候,利用空余床位和资源进行接待创收,每年创收近10万元,全部用于五保供养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及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达到了以院养院、提高保障的目的。(二)搭建“六大保障”服务平台,实现“六有”创建目标。一是通过认真学习,落实政策,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同事每年开展疗养活动,搭建以居家养老小康生活为保障的服务平台,实现老有所养。二是通过开设阅览室、组织晚饭后集中学习不同方面的知识,形成浓厚的家庭氛围,搭建以满足文化生活需求为保障的服务平台,实现老有所学。三是通过民主管院,搭建以自给自乐自产自享为保障的服务平台,实现老有所为。四是搭建以优质高效服务理念为保障的服务平台,实现老有所依。五是搭建以医疗齐备热情周到为保障的服务平台,实现老有所医。六是搭建以丰富多彩文娱活动为保障的服务平台,实现老的所乐。
责任编辑 : 曹清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