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由中国老龄协会主办、《中国老年》杂志社承办的全国“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和老年志愿服务组织典型事迹征集活动,经过组织推荐、社会报名、初评、复评等环节,经专家评议组认真评议,评选出20名老年志愿者和10个老年志愿服务组织典型事迹。现予公示:
一、老年志愿者典型事迹(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为序)
1.尹凤娟志愿服务事迹
尹凤娟,女,79岁,沈阳市玻璃制品厂子弟小学退休教师,大东区上园街道浅草社区“爱心托管班”创始人,同时担任社区多项职务。自2004年起,她先在自家开办“四点半”课堂,2011年依托社区党委成立全市首家“爱心托管班”,11年来持续为贫困农民工子女等提供义务托管辅导。她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开展邻里互助、敬老关爱、环境清扫等常态化服务,践行“两邻”理念;加入大东区“党史宣讲团”,宣讲近30场。她荣获2024年感动沈阳人物、2025年新时代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辽宁省妇联“爱心妈妈”、辽宁省“学雷锋”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2.邓中美志愿服务事迹
邓中美,男,67岁,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自2021年12月从秭归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正高职岗位退休以来,他志愿投身老科协工作,服务时长已逾五年。他极力开发秭归兰花产业,组织举办首届兰花产业技术培训班并作《中国兰花概述》科普报告。此举带动周坪村50多户农户种植兰花,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2024年,邓中美被中国老科协选聘为“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国家级荣誉),彰显其在全国科技服务中的引领作用。此外,他还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协调组织技术培训120场次,累计培训农民8000余人次,获评宜昌市老科协先进个人等荣誉。
3.白弘冬志愿服务事迹
白弘冬,男,73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党员先锋队队长。自2010年2月响应医院志愿服务号召以来,他始终坚守一线,荣获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称号。在志愿服务中,他创新提出并践行“个性化服务”理念:主动发现患者需求,如搀扶年老体弱患者就诊、指引拥挤人流、提供专家出诊时间表和全市医院乘车路线图,确保服务精准精细,显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即使面对个人困难(如父亲病重或自身健康问题),他从未停歇,始终将群众满意置于首位。作为队长,他身先士卒,推动志愿服务迈向新高度。其无私奉献精神感染了青年一代,通过讲座、结对服务等方式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4.孙有科志愿服务事迹
孙有科,男,59岁,在广东江门坚守公益四十年,深耕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身兼多职活跃于一线。2019年病退后加入银发志愿服务,主导“乡村暖阳”项目,设“周末课堂”、筹“银龄助学基金”,帮扶200余名留守儿童;以心理咨询师身份疏导村民心理,助其重拾信心、直播卖货;拍短视频带动15村发展产业,规划23个帮扶村蓝图。他以“五社联动”推进基层治理,服务超3万人次困境老人,孵化多支组织,研究成果入选全国优秀案例;组建临终关怀服务队,17年间服务400多位老人,推动当地设安宁病房。带领团队发表多篇论文,推动“时间银行”试点,开展家风讲座,救助多人。荣获“江门市道德模范”“全国最美家庭”等多项荣誉。
5.李鸣志愿服务事迹
李鸣,男,68岁,新疆政法学院法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及科研工作负责人。自2021年9月参加“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以来,他已连续服务4年,将新疆视为“第二故乡”,他与妻子共同投身援疆教育,每年为超400名学生授课,打造《中国法律史》等精品课程,并培养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他还推动学院科研发展,出版专著、发表多篇论文,并参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传播中心”,捐赠珍贵史料。2024年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援疆银龄教师团队核心成员,获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团队荣誉),以及2022年荣获中宣部、教育部“最美教师团队”称号。
6.李相岑志愿服务事迹
李相岑,男,71岁。多年来,他秉持“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家庭和睦,助人为乐”家训,带领全家20余人恪守节约,却热心公益,捐献特殊党费,为抗洪抗震募捐款项,资助贫困学子,12年来,持续为300位留守儿童建立档案。每年从积蓄中支出3-10万元投身公益。此外,他还策划开展“红心永向党”朗诵大赛、清明祭英烈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帮扶特殊群体,参与救援,由他带领的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获民政部评选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他的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等荣誉。
7.张兴财志愿服务事迹
张兴财,男,67岁。退休后,他任浦北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助力乡村振兴,开创“农技+理论”宣讲模式,开展超过100场宣讲,惠及7000余人。他还开设“移动课堂”,通过热线和微信群服务农户,开展田间实训680余期,培训11.1万人次。他研发“大红柑黄叶病防治技术”,由他首创的“柑浦茶”工艺获国家专利,带动产业发展。此外,他还建立水果产业人才工作站,结对2297户果农,指导253个标准化基地建设。多年来,他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惠及1.2万师生,抱病编印4部农业技术书籍免费发放,牵头8篇调研报告并获采纳,以坚守诠释共产党员情怀。
8.张国富志愿服务事迹
张国富,男,72岁。张国富同志投身公益,他创立的哈尔滨双城区老年志愿者协会,已成为拥有5800名成员的公益组织。多年来,他致力于开展普法宣传,发放普法资料3000余册,开展公益讲堂并惠及上万人次。他自掏3万元建文艺流动舞台,八年完成惠民演出145场,策划老年春晚10次,并带领艺术团赴港澳及韩、俄等国交流。此外,他关注弱势群体,发起帮扶计划,成功帮助12户贫困老人。同时,他协调医院为2800名老人体检,帮助83位白内障患者复明。作为黑龙江省四野研究会会长,他筹建党史展厅和红色廉政教育基地,接待人数超过8000人。在他的带领下,该协会被中国老龄协会评为“2022年全国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典型案例”,他也从“全国优秀警察”成功转型为“最美银发志愿者”。
9.张海英志愿服务事迹
张海英,女,67岁。退休后她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深耕教育事业与乡村建设,2019年受聘成为山东威海文登区“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扎根农村六年,被村民称为“炕头上的教授,田野里的星光”。她创办的远山泊书院,以老龄化严重的村庄为试验田,助农打通滞销农产品渠道,与村“两委”共创发展规划,激活银龄群体。2022年启动“乡村振兴・智慧谷”项目,吸引400余名专业人才落户,推动当地的生态治理。她还致力于推动文化建设,搭建校地合作桥梁,促成研究基地落地。多年来,她还参与开展25个文旅项目,促进村民收入提升。
10.陆培宝志愿服务事迹
陆培宝,男,65岁。陆培宝16岁参军,在老山前线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尽显军人忠诚。转业后深耕公安战线,历经刑侦、特警等岗位,秉持“服务人民”宗旨,守护一方平安,获二等功3次、三等功7次。2020年退休后,他响应“银龄行动”号召,成为重庆市鸳鸯街道“老班长调解室”首席调解员。面对不解和质疑,他坚定表示“为人民做事是共产党员的本分”。五年来,他调解纠纷1600余起,涉及金额4200余万元,惠及4000多人,调解成功率常年超98%,这位曾参军入伍、转业公安的老党员,如今投身志愿服务,以忠诚与奉献书写银龄华章,展现新时代老年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11.陈欠水志愿服务事迹
陈欠水,男,福建惠安80岁老党员,1988年从部队转业至惠安县残联后,他开启了扶贫助残生涯,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走访全县18个乡镇、295个行政村,扶持1300多户困难家庭,解困5100多人,登门走访并登记全县1.6万多名残疾人。2005年退休后,他仍坚守志愿服务一线,2021年左腿植入9枚钢钉,仍步行入户,写下近千本“民情日记”,记录群众冷暖。他还助40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以小额扶贫带动500余户脱贫,23年捐资助学42万多元、帮助1013名学生。2012年他带动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2022年设老党员工作室,带动众人参与志愿服务。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志愿者”等多项荣誉,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12.陈武军志愿服务事迹
陈武军,男,75岁,退休老党员,积极投身莒县银龄志愿服务。作为“银龄宣讲团”骨干,深入社区、乡村、学校宣讲党的历史与红色故事,累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宣讲30余场,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爱党爱国种子。他牵头成立莒县县委组织部银龄工作室同心社区驿站并任站长,带领团队参与文明执勤、卫生清洁、安全宣传、“银龄护童”等活动,连续两年举办相关夏令营、冬令营;创新设立“拉呱吧”化解邻里纠纷,组建服务队为高龄孤寡老人“送医上门”。在他带动下,家人及驿站志愿者队伍壮大,其家庭也获得“志愿者家庭”称号。
13.罗克平志愿服务事迹
罗克平,男,73岁,以“银发力量”活跃于社会服务一线,诠释“老有所为”。他身兼10多项社会职务,围绕城市发展提出100多条人民建议,其中“老专家智库”建议纳入上海“十四五”规划。2021年起开展理论宣讲167场,覆盖3.5万余人次,“老罗说党史”微视频登陆“学习强国”,党课入选2025年上海“系列党课矩阵”。退休后两度援疆,发表50多篇报道,捐赠书刊,获“援疆纪念章”,原创作品获公益有声大赛优秀奖。其事迹被主流媒体报道150多次,成为新时代老年人奉献社会的典范。
14.金杏珠志愿服务事迹
金杏珠,女,85岁。她2006年起投身公益,2008年注册成立浙江“红蚂蚁”助老志愿服务队,在她的带领下,该组织已发展成为拥有44支分队、3885人的公益联盟,服务老年群体近20万人次。她创新机制,联动百家单位形成立体化体系,建枢纽型站点和志愿基金,年均保障开展公益活动300余场。她还策划构建多维助老体系,成立爱心艺术团,开办“银龄艺校”,推动“四季关爱”工程,搭建“银龄服务站”,多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开展便民服务超700场、演出760余场,帮扶近3000名独居老人,获30余项殊荣,在当地掀起“红蚂蚁现象”热潮。
15.周国芬志愿服务事迹
周国芬,女,82岁,2022年4月,周国芬同志以近八旬高龄之躯主动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创新推行“轻龄助高龄”模式,组织40余名离退休老党员及群众,为470余名社区高龄、独居、失能老人提供常态化帮扶。疫情期间,她率队坚守一线,完成物资配送、核酸协助等关键任务;日常服务中深化人文关怀,策划观影、婚纱摄影、电子相册等特色活动,累计走访服务超700户次,显著提升长者生活质量与精神福祉。2024年8月,其带领的志愿服务队荣获中核集团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奖,成为国家级单位认可的基层助老典范,彰显新时代“银龄力量”的社会价值。
16.禹莉志愿服务事迹
禹莉,女,62岁,阳光宣讲团副团长及石河子盛世银龄长者公寓党支部书记。自2019年退休以来,她已连续投身志愿服务5年,全身心融入基层党建与公益事业。她牵头组建东城街道“阳光宣讲团”,作为核心组织者,带领16名宣讲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红色故事、党的创新理论宣讲500余场,覆盖群众及青少年8.7万人次,有效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以“头雁效应”激发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她倡导创建的“胡杨银发工作室”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命名为师市级示范工作室,彰显了银发先锋的集体荣誉与社会影响力。禹莉同志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退休生活中持续发光发热,诠释了新时代老军垦的忠诚与担当,为石河子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
17.昝鸿祥志愿服务事迹
昝鸿祥,男,72岁,退休后担任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人民检察院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上高县关工委关爱团副团长、上高会战史特约讲解员等职务。他全身心投入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参与迷途少年帮教矫治,他运用多年政法经验,对29名涉罪未成年人实施“一对一”帮教,通过谈心、家访、兴趣引导和志愿服务,制定个性化计划,成功帮助4人复学、25人就业,无一人再犯,并改善家庭关系。其突出获奖情况包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报道,并入选全国奋进新时代主题展。此外,他还助力法治教育、帮扶困境学生(其资助的一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践行“老有所为”精神,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正能量。
18.高登义志愿服务事迹
高登义,男,85岁。高登义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与山地气象研究开拓者,作为首位完成地球“三极”科考的气象专家,他8次赴珠峰、3次赴南极、19次赴北极,积累大量一手资料,他开创“山地环境气象学”,推动我国北极黄河站建立。退休后他致力于科普事业,2006年加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在全国各地做科普报告超过2000场,出版20多部科普书籍。2021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多次以亲身科考经历诠释“知天知己”的科学精神,从极地探险到珠峰预报,他的事迹充满探索与坚守的力量。
19.章洪志愿服务事迹
章洪,男,68岁,退休教师,自2022年起在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担任教学督导职务,他发起并推动“追光逐梦·悦动黔南”助学项目,通过对接中国狮子联会浙江西子服务队,该项目累计资助45名困难学生,资助总额超过30万元,有效解决了山区学子(包括视障群体)的经济困境,防止辍学,并助力他们完成学业(如为濒临辍学的学生垫付学费和提供长期支持)。这一事迹彰显了章洪老师“教育扶贫”的公益精神,切实响应了“老有所为”的号召。此外,他在教学督导工作中推动学校初级会计师考证通过率跃居全省首位,并拓展“暖冬行动”等公益项目,惠及33户贫困家庭。章洪老师以爱心和专业,为黔南山区教育点亮希望之光。
20.程景民志愿服务事迹
程景民,男,62岁,现任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协科普中国专家。他带领的健康科普传播志愿服务团队,致力于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普工作。与山西省太原广播电视台和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打造《舌尖上的安全》电视专题节目,点击量超1000万次,入选全国食品药品科普最佳传播作品,显著提升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他荣获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联合授予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此外,团队作品线上播放量2.3亿+,并通过讲座、书籍出版等活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二、老年志愿服务组织典型事迹(排名不分先后,按所在地区行政序列为序)
1.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志愿服务事迹
该协会成立于1989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文化宣传部主管,协会积极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组织开展“银龄助企”活动。通过“万名老专家进万家企业”和“老专家地方行”专项,构建四级服务体系。老专家深入企业车间、地方一线,提供技术支持,解决诸多难题,助力企业创新、产业升级。该行动成果斐然,获国家层面认可,被评为2024年全国“银龄行动”十大新闻,为应对老龄化提供了“老有所为”的生动范例 。
2.北京市同仁医院“守护天使”老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事迹
该先锋队成立于2017年,依托医院两大国家重点学科,获得多项市级荣誉,其核心工作包括:连续8年开展暑期门诊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患者近10万人次;开展“健康咨询进基层”活动,服务覆盖10余个机构;创新建立“老帮老”机制,开展“一站式健康查体”和困难帮扶结对子服务,年均服务300余人次;搭建“老带青”平台,助力青年成长;参与京医老专家智力帮扶,培训基层医师近百人次,被纳入市级典型案例。通过多样服务,成为医院与社区纽带,打造特色关爱品牌,注入发展动力。
3.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杏花红志愿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事迹
该中心成立于2022年,以党建为引领,秉持“尊老敬老、情暖桑榆”宗旨,打造“窗帘行动”服务品牌。中心党支部发挥堡垒作用,党员带头,联动多方资源。“窗帘行动”通过约定开关窗帘为暗号,守护1160余名独居、空巢及困难老人,处置50余起紧急状况。同时拓展生活照料、健康关怀、精神关爱等服务,凝聚高校学生、居民、企业等多方力量。四年坚守,该行动成为区域敬老品牌,助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4.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长跑爱心协会志愿服务事迹
该协会成立于1991年,由2300余名平均年龄68岁的老同志组成。多年来,协会将全民健身与公益慈善相结合,围绕帮扶困难群体、捐资助学、乡村振兴等主题持续开展活动,30年来,帮扶1.5万余个家庭,组建文艺小分队送演出进军营,定期走访革命烈士家属、伤残军人等困难军属家庭,还参与环境清理、灾害支援、乡村振兴等活动,助销农产品,荣获“全省脱贫攻坚示范单位”“市‘银龄行动’志愿服务示范基地”等称号。
5.江苏南京爱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事迹
该组织成立于2016年,4A级社会组织,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民政局指导下,深耕社区养老服务8年。核心项目“好邻居敲敲门”通过“五社联动”机制,发动4000名志愿者(其中75%为55岁以上银龄老人),为栖霞区空巢、独居老人提供常态化探访关爱。项目创新“以老助老”模式,成功处置多起独居老人突发健康事件,构建“日常关怀+应急响应”守护体系。其整合公益资源超450万元,连续两年(2024-2025年)获评支付宝公益高质量项目,事迹获民政部、凤凰网等权威媒体报道,服务覆盖江苏多地,惠及近8000名长者。
6.泉州老年大学“银领刺桐”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事迹
该组织成立于2004年,由泉州老年大学主管。曾获全国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福建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各级奖项100余个,2025年入选2024年度全省志愿服务“四个最美”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候选名单。团队深耕“文化惠民走基层”等品牌,开展活动数百场,带动多支服务队,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展现侨乡老年群体风采。
7.湖北武汉珞珈银龄志愿服务团(原珞珈“夕阳红”志愿团队)服务事迹
该组织成立于2014年,在武汉大学离退休工作处主管指导下,由13位离退休老同志发起。十年来,团队致力于帮扶高龄、孤寡及困难老人。团队先后荣获“武汉大学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武昌区三星级优秀服务团队”“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彰显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新时代老年人“老有所为”的典范。
8.中华志愿者协会一众志愿服务总队(四川)服务事迹
该队是隶属中华志愿者协会直管的公益团体,以55-75岁活力老人为主体。年均开展助老公益活动超500次,涵盖上门探访、健康陪诊等志愿服务。2021年4月在成都市武侯区玉林北路社区成立首个社区助老公益工作站,标志着以社区为单位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启动。该工作站站长李福元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120余项荣誉,彰显组织卓越贡献。总队致力于提升老年生活品质,助力乡村振兴,创新“以老助老”模式,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9.“银秀芳华”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事迹
该组织成立于2018年,由中共昌宁县委组织部主管。由银发老人主导,与126名特殊孩子结下不解之缘。三年间,老年志愿者们以每月雷打不动的陪伴,开展爱“星”课堂、义演、陪伴等活动57次,845人次参与。老人们用耐心与温情,带动12支团队加入,荣获云南省最美“银发志愿服务队”等称号,尽显银龄大爱。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南泉社区“铁老汉”志愿服务协会志愿服务事迹
该协会成立于2002年,23年来,该协会构建规范管理架构与制度,创新“定期+定向”招募模式,招募注册志愿者1400余人,占社区常住人口25%。成立14支专业服务队,拓展服务项目20余项,设工作室以项目化运作。形成爱心陪伴、环保、文体等特色品牌,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解决民生问题3000余个,获“全国优秀志愿者组织”“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等国家级及自治区级荣誉。
三、公示时间
2025年8月12日—18日。
在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以电话、传真、信件等方式反馈至《中国老年》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斜街4号兴华公寓综合楼《中国老年》杂志社。
邮编:100020
邮箱:zglnfx@126.com
电话:010-64250920
传真:010-64250913
《中国老年》杂志社
2025年8月12日
责任编辑 : 曹清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