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黎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已全面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阶段,并正迅速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迈进。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已突破3.1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高达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也已超过2.2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5.6%。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老龄工作体系重要基石的基层老年协会,其组织建设与创新发展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基层的实施成效。
近日,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明办、全国老龄办和中国老龄协会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回应了新时代老龄事业发展的多元需求。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意见》通过激发基层老年组织的活力,能够有效弥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不足,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坚实的基层保障。从贯彻积极老龄观的角度出发,《意见》的实施有助于促进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树立积极向上的老年人社会形象。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方面,《意见》充分发挥老年群体在社区建设、民主协商、矛盾调解等领域的独特优势,有助于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整体效能。
要深刻理解《意见》的内涵,必须将其置于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与2012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意见》和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老年协会建设的通知》进行对比,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意见》中所展现的时代亮点与历史推进。
文件的第一个亮点是对基层老年协会发展目标的升级。回顾早期的政策,主要的工作重点聚焦于解决基层老年协会“从无到有”的问题,政策导向致力于扩大基层老年协会的覆盖面,为基层老年协会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基层老年协会的发展重心从单纯追求“量的积累”转向注重“质的提升”。这一转变更加立足于新时代我国老龄社会的特征,在确保覆盖率的基础上,突出“促进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的核心要求。具体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基层老年协会的发展将着力实现四个方面的提升:组织建设要更加规范有序,服务供给要更加专业精准,功能发挥要更加全面多元,运行机制要更加持续稳定。通过这一系列提质增效举措,最终目标是将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力量,使其在服务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更加可靠、高效的作用。
文件的第二个亮点是对基层老年协会功能定位的升级。过去我们对基层老年协会的定位主要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老年群众组织,这种定位长期以来指导着协会的日常运作和发展方向。《意见》在延续这些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服务社会”的新功能,这一重要补充赋予了基层老年协会更丰富的社会内涵。例如,《意见》鼓励协会组织老年人积极参与为老服务、老年人互助服务和“银龄行动”等老年志愿服务,支持老年人在社区服务、互助养老、技术传授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和经验优势。这表明,基层老年协会不再仅仅是老年群体的内部组织,也是参与“新时代基层老龄工作”的重要力量,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群体社会价值的充分认可。不仅如此,这种转变也反映了积极老龄化理念在基层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将老年人从单纯的“被照顾者”视为宝贵的社会财富和人力资源,为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广阔空间。
文件的第三个亮点是对基层老年协会保障机制的升级。当前,基层老年协会在实践中多依赖于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基层老年协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意见》在保障机制上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提出了更具系统性、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经费保障方面,《意见》创新性地提出“符合条件的基层老年协会可按规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在设施场所保障方面,《意见》也进一步明确了服务设施、场所的支持政策,有助于切实解决基层老年协会“无处活动” 的实际困难。在专业人才支撑方面,《意见》突出强调建立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才与基层老年协会联系的协作机制,通过专业力量为基层老年协会赋能。专业人才能够为基层老年协会提供专业的服务理念、服务方法和管理经验,帮助基层老年协会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总体而言,《关于促进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制定实施,是在全面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制度革新。该文件结合我国老龄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深入贯彻积极老龄观的核心理念,对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为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相信《意见》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将有效促进基层老年协会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未来,基层老年协会也将建设成为服务老年人生活保障的重要平台、参与基层老龄社会治理的实践载体,以及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实施的基础性力量,为推动“十五五”期间我国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老年学系主任、副教授)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