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邮箱 无障碍模式
首页> 新闻中心 > 老龄新闻 >正文
中日韩智慧健康养老案例系列报道(九)
日期:2025-11-10
来源: 中国老龄协会
分享:
打印
【字体:   

中国、日本和韩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是东亚地区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国家,都面临着健康照护压力、劳动力短缺与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性的挑战,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上有很多共性的做法。三国在智慧健康养老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实践和合作,为推动亚太地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刊登《中日韩智慧健康养老案例》,以飨老龄工作者学习、研究、借鉴。


日本智慧健康养老案例


非接触式智能老年监护与多端协同云平台


智能老年监护与多端协同云平台展示了一种以非视觉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居家监护系统,旨在为独居老年人提供全天候的安全保障。该平台由通信企业、医疗机构与社区服务组织联合开发,被地方政府选为“智慧社区养老示范项目”,在多个市区的居家与机构 场景中实现了跨部门协同响应的闭环。平台核心价值在于建立“非接触感知+多端共享+分 级处置”的服务体系,将分散的监护信息迅速转换为可执行的护理或医疗动作。政策支持 与多方合作使该项目从技术验证逐步走向服务常态化,并成为将远程监护服务纳入长期 护理支付体系的典型案例之一。只有技术与社会治理协同进化,此类平台才能真正从示范 走向规模化、从工具变为守护老年尊严与安全的制度性资源。

一、案例概述

日本进入“超高龄社会”后,传统人工巡查或穿戴式设备的弊端凸显,如佩戴依从性 差、夜间巡查成本高,促使通信企业联合医疗与养老机构研发非接触式监护平台,株式会 社INFIC的LASHIC系列是典型代表。 

该系统融合物联网(IoT)与人工智能(AI)技术,结合雷达、床垫式压力传感、门磁等 设备,捕捉呼吸、心率、离床与跌倒等关键信号,为独居老年人与养老机构提供无干扰监护 服务。项目以“多端协同”为目标,数据不仅用于即时预警,也可供社区护理中心、远程医生 和家属在不同终端共享,纳入区域健康管理体系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系统分家庭版“LASHIC-home”与机构版“LASHIC-care”,核心设备包括环境 监测型“LASHIC-room”、睡眠监护型“LASHIC-sleep”及一键呼叫型“LASHIC-call”。通过 非接触式传感器采集行为与环境数据,经云端分析后生成生活质量评分与预警信息,相较 于传统设备更注重隐私与便捷性,在日本实证试验中表现稳定。

实证试点选择医疗资源完备、社区治理活跃的小区,每个示范点制定明确应急规则:检测到高优先级异常(如疑似跌倒)时,先通知社区护理人员与家属;规定时间内无人确认则升级至医疗合作方或救援通道,形成“发现—处置”闭环,避免单方响应延迟。

二、创新维度

系统的创新体现在感知方式与用户体验上。非接触式传感借助毫米波雷达和压力传感技术,无需摄像或佩戴设备即可获取高频次生命与行为数据,大幅降低老年人的排斥感。平台引入边缘计算进行初步数据过滤,仅需在云端深度分析时上行传输,节省成本并增强隐私保护。

系统集成多类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动作频率、心率等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对热射病、轻度认知障碍等超20种风险发出预警。例如夜间起床次数增加可能预示健康问题,预 警机制助力护理人员及时介入。


图1 LASHIC 集成多传感器模块实时监测并进行数据分析


图2 LASHIC 采用即插即用的安装方式,服务门槛低


该系统中,更关键的是技术到服务的路径设计——平台不仅输出“警报”,还提供角色 化行动建议。如轻度异常时建议志愿者回访,医疗风险时生成包含病史、活动曲线的“健康 事件包”供医生参考决策,将技术转化为可操作的护理流程。 

治理与商业模式上,项目采用公私协作:地方政府提供初期补贴与协调支持,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参与处置与理赔,社区运营方负责维护与志愿者组织,多方分工分担成本,使服务更好嵌入原有社会支持体系。

三、应用效果与推广

试点数据显示,示范区运行期间,系统捕捉的高优先级异常事件多数得到及时响应,避免了严重并发症。家属与护理人员安全感显著提升,部分机构反馈使用系统后完全取消夜间人工巡查,某养老机构将夜间巡检时间压缩约90%,将人力更多投入老年人交流、康 复等服务。


图3 LASHIC 系统可通过 APP 或网页端随时查阅报告


此外,LASHIC home的实时通报与健康报告,为子女提供父母生活的量化数据,减 少了家庭误解与争执。推广策略上,项目分阶段推进:先在都市区域优化算法与流程,再向 周边扩展以降低成本,最终计划纳入长期护理支持体系。同时,积极与地方政府、医疗机 构合作共建服务闭环,利用匿名数据开展慢性病研究,并尝试在亚洲城市试点,评估不同 体系下的可行性,日本政府的技术输出计划也为其海外落地提供支持。


(编辑 : 曹清)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