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召开2025年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暨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会议重点介绍了重庆市在养老保障、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供给、银发经济培育、老年人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并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记者了解到,当前,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呈现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高龄化趋势愈发凸显等显著特征。据统计,在社会保障方面,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66.7万人;28.3万名老年人被纳入低保,15.77万名老年特困人员得到重点保障;110万名80岁以上老人按月领取高龄津贴,17万余名残疾老年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在医疗保障方面,全市拥有10家老年医院,近80%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176家医养结合机构提供5.2万张床位;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806万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全市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000张,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3.9万户,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全覆盖;建成1695个老年食堂;建成1759家养老机构、23.57万张床位。在老年友好环境建设方面,全市建成113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无障碍设施建设;98万余名老年志愿者活跃在各行各业,2157名银发人才发挥余热,超1万个老年学校教学点惠及200余万名老人。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市老龄办牵头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在九龙坡等地开展意定监护试点;民政部门完善养老服务市场监管体系,推行预收费“提存公证”、合同网签等制度。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